顆粒物掃描型激光雷達采用米散射原理,發射出532nm激光,通過望遠鏡接收和解析532nm的垂直和平行偏振信號,反演顆粒物的消光系數和退偏振特性,實現顆粒物的空間分布監測。
氣溶膠激光雷達探測技術:是指以激光作為雷達光源向大氣中的氣溶膠團發射激光,利用氣溶膠對激光的散射特性,通過光學望遠鏡接收系統,接收空中顆粒物、云層等氣溶膠團的后向散射信號,并通過雷達方程進行解算,獲得當前大氣氣溶膠空間分布數據的一種遙感監測方法。
具備偏振通道的激光雷達,不僅能獲取空中氣溶膠的分布情況,還可以通過計算氣溶膠的退偏比(退偏振回波參數),獲得氣溶膠粒徑特征(球形粒子與非球形粒子)。利用消光系數與顆粒物含量公式,演算出PM10,PM2.5含量等,能見度等其他參數。
垂直定向監測模式:可用于連續監測大氣氣溶膠的分布,分析氣溶膠的組成結構和時空演變。由激光雷達的探測數據可獲得大氣污染物邊界層(PBL)的結構和時空演變特征、大氣氣溶膠(飄塵)消光系數垂直廓線和時間演變特征、云層高度及多層云結構、大氣能見度和空間顆粒物濃度等信息。監測工業煙塵的排放,城市上空環境污染物的擴散規律、監測灰霾和沙塵等天氣過程,建立參考的大氣模型,進行空氣質量或天氣預警預報研究等。
區域掃描監測模式:監測城市邊界層以下氣溶膠區域分布,污染源或者污染區域的掃描,工業區排放監測,進行顆粒物偏振性分析,掃描城市污染物擴散通道,提供風廊建設參考數據。
走航監測模式:在區域掃描的基礎上,進行細致的城市污染區域劃分。污染氣溶膠團追蹤,特殊氣象過程追蹤,重要活動空氣質量保障。應急監測,如天津大爆炸污染掃描和擴散追蹤等。
激光雷達組網模式:可以管理更多的雷達或者其他空氣監測設備,建立區域大氣環境、氣象時空演變模型,建立區域預警預報的能力。